<acronym id="qwst1"><strong id="qwst1"></strong></acronym>
  1. <pre id="qwst1"><del id="qwst1"><menu id="qwst1"></menu></del></pre><acronym id="qwst1"><label id="qwst1"></label></acronym>

    <table id="qwst1"><strike id="qwst1"></strike></table>
  2. <table id="qwst1"><option id="qwst1"></option></table>
      <bdo id="qwst1"></bdo>
      1. <track id="qwst1"></track>

      2. <tr id="qwst1"><s id="qwst1"></s></tr>
        <td id="qwst1"></td>

      3. “讓中國人吃上好大米!”

        2022-08-10 11:16:19   來源:廣西糧食發展有限公司   瀏覽量:

        水稻在中國人飲食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。早在神農時期,稻就被列為“五谷”之一。一萬多年前,先民們開始野生稻的馴化過程,形成了源遠流長的稻作文化。

          如今,水稻是我國第一大口糧作物,水稻良種攻關事關國家糧食安全。

          經過幾代人努力,我國高產水稻育種成績斐然,我國的水稻品種不僅做到種源基本自給自足,良種覆蓋率超過96%,在育種科研水平和單產方面也具有顯著優勢。

          從事了幾十年水稻育種工作的中國工程院院士、中國水稻研究所所長胡培松說:“我國水稻的良種攻關,充分發揮了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,沒有全國人民的支持,我們干不好這件事?!?/p>

          他告訴《財經國家周刊》,雖然取得一定成績,我國水稻育種并非可以高枕無憂,在優質稻和先進育種技術應用等方面,仍與世界先進水平存在差距。

          實現了三次飛躍,還是要有憂患意識

          目前,我國水稻生產的多個指標,在全球均處于領先水平。

          我國常年水稻種植面積穩定在3000萬公頃以上,占全世界水稻面積的20%;2021年,我國稻谷平均單產達到474千克/畝,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.7倍;2011年以來,我國稻谷產量連續十年穩定在2億噸以上……

          水稻產量的增加與育種工作分不開。據介紹,新中國成立后,我國水稻育種實現了三次大飛躍。

          第一次突破是矮化育種。1956年,廣東省農民洪春利、洪群英發現并育成了矮腳南特;1959年,我國水稻育種家黃耀祥通過雜交育種的方法育成了矮稈品種廣場矮,較國際早了近10年。

          矮化育種增產效果顯著。據統計資料,1970年我國水稻單產水平達到3399.2千克/公頃,相比1950年每公頃產量提高了1291.8千克。

          第二次突破“三系法雜交水稻”也是中國率先取得成功,并至今處于世界領導地位。據統計資料,1990年我國水稻單產水平達到5726.1千克/公頃。

          第三次突破則是超級稻培育。1996年,我國啟動超級水稻研究,開啟了新一輪水稻良種革新大幕。

          胡培松認為,經過三次突破,我國的水稻育種體系在單產、人才資源、種質資源、育種基礎研究方面具有較強的優勢。他同時提到,我國水稻高產育種雖然處于世界領先行列,但并不具備絕對優勢。

          “對比矮化育種和雜交水稻帶給我國水稻突破性的發展,超級稻的影響力還不能說是跨越式的?!焙嗨筛嬖V《財經國家周刊》,近些年在水稻育種方面,其他主要水稻種植國家成長速度不斷加快,例如澳大利亞、埃及、美國等國家。

          “育種人要抱有憂患意識,在超級稻等育種方面早日實現新的突破?!焙嗨烧f。

        ▲新華社記者 郭程 攝“解決了溫飽,下一步要吃上好大米”

          水稻育種工作的憂患意識不僅要體現在產量上,還表現在質量上。

          “過去我們專注于解決溫飽問題,一定程度上對品質重視不夠。隨著我國糧食安全保障逐漸穩固,下一步我們要更多地關注優質稻的育種,讓中國人吃上好大米?!焙嗨烧f。

          談及好大米,胡培松提到了日本大米、泰國大米。

          據統計,日本商品化的稻米品種有250多個,排名前五位的水稻貢獻了60%以上的產量,優質稻種有越光、一見鐘情、陽之光、艷姬、秋田小町等。

          這其中,號稱“世界米王”的越光大米自上世紀50年代育成后,至今仍是日本第一大水稻品種,覆蓋日本35%的水稻種植面積。

          “越光大米有其特點,不僅品質高,在產量和品種穩定性方面都有很好的表現?!焙嗨烧f。越光大米顆粒晶瑩,堊白度小于1%,蛋白質含量在6.4%左右,直鏈淀粉含量低于20%,稻米粘度高。蒸熟后,大米香糯柔軟,富有彈性,細膩并有微甜口感。

          我國并非沒有類似的優質稻米品種。從研究結果來看,最著名的稻花香2號,學名五優稻4號,就是在我國東北黑土地上培育出來的優質稻米,這一品種在口感、直鏈淀粉含量、晶瑩度等方面,均不輸于日本越光大米。

          “但與越光大米相比,我國五優稻4號的產量不高,易倒伏,出米率也偏低,且可種植范圍僅在黑龍江、吉林兩省?!焙嗨烧J為,優質稻的評判標準復雜,僅靠口感、直鏈淀粉含量、蛋白質、性狀等幾項指標,不能完全評判稻米的品種優劣,需要在理化指標和品種穩定度、產量方面,體現更高的要求。

        ▲2022年5月23日,在吉林省長春市朝陽區樂山鎮長興村,農民操作農機進行水稻插秧(無人機照片)。新華社記者 張楠 攝

          好消息是,“我們現在逐漸搞清楚了差距究竟在哪里,也就能夠確定努力的方向?!焙嗨筛嬖V《財經國家周刊》,目前我國幾個南方秈米品種已經可以比肩泰國香米,育種科研界目前定下的目標是,在三年內爭取育成粳稻能夠比肩日本越光、秈稻能夠比肩泰國香米KDML105的品種。

          如何實現新突破

          如何實現優質稻育種的新突破?胡培松給出的一大關鍵詞,是技術創新。

          “我們的種質資源利用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?!痹诤嗨煽磥?,我國已收集保存大量稻種資源,在中國水稻研究所水稻國家中期庫保存8.6萬份資源,在水稻起源與演化、功能基因組等方面居國際領先。如何加強對現有資源開展系統、規?;谋硇秃突蛐途珳疏b定,發掘出具有育種重大應用價值基因,助力育種水平提升,是目前和下一步工作重點。

        ▲2022年7月21日,在長沙市望城區茶亭鎮蘇廖村,農民在整理水稻秧苗。新華社記者 陳澤國 攝

          2021年,胡培松所在的中國水稻研究所開始了對于現有水稻種質資源表型、基因型等的規?;珳疏b定,以此來提高未來科研育種的效率,通過梳理現有資源,助推水稻育種跨越式發展。

          除此之外,胡培松還特別提到了新興生物和信息化、智能化技術在水稻育種方面的應用,在他看來,生物育種技術與信息化、智能化技術的學科交叉,將加快推進新品種的育成。

          胡培松認為,目前國內的育種技術,學科交叉不夠,“十四五”期間,國內將啟動“生物育種專項”,這是農業領域唯一的重大專項,希望將學科交叉的新育種體系搭建納入其中。

          胡培松告訴《財經國家周刊》,國際領先的育種技術將基因技術、人工智能、大數據算法等引入到傳統生物育種中,傳統育種、大數據、人工智能結合,達到了很好的效果。

          “矮稈育種和雜交水稻技術屬于傳統育種技術,現在國際上一些跨國公司已經進入到了利用新技術參與生物育種的4.0時代。這提醒我們,需要盡快走過2.0到3.0的爬坡階段?!焙嗨烧f。


        上一篇:謹防水稻金融化危及糧食安全
        下一篇:最后一頁

        公司地址:廣西南寧市青秀區民主路9號 電話:0771-5607129

        版權所有:廣西糧食發展有限公司 ©2016 ICP備案號:桂ICP備16007778號

        關閉
        av午夜福利一片免费看久久
        <acronym id="qwst1"><strong id="qwst1"></strong></acronym>
        1. <pre id="qwst1"><del id="qwst1"><menu id="qwst1"></menu></del></pre><acronym id="qwst1"><label id="qwst1"></label></acronym>

          <table id="qwst1"><strike id="qwst1"></strike></table>
        2. <table id="qwst1"><option id="qwst1"></option></table>
            <bdo id="qwst1"></bdo>
            1. <track id="qwst1"></track>

            2. <tr id="qwst1"><s id="qwst1"></s></tr>
              <td id="qwst1"></td>